close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可說是達達主義(Dadaism)的延伸.達達藝術的特質是擺脫理性的枷鎖,追求完全的解放,表現出一種隨機,偶發式的創作方式與實驗,而超現實主義在精神裡也蘊含了其特質,主張關心人的內部真實,融入了心理學並且闡揚弗若依德(Sigmund Freud) 對性,夢與潛意識的理論,企圖將實際的外觀與內在世界相揉合,達到更深刻的真實。

2006-04-01 21:44:50 補充

超現實主義的題材是別於一般正常的思維規律。主張要打破理性和現實的界限,企圖將現實經驗、潛意識、夢境結合,常將不相干的事物加以並列在一起,構成了一個超越現實的幻象。

藝術上的表現以探索潛意識中的矛盾為主,如生與死、過去和未來‥等,超現實主義的畫家也為了表現這樣的奇發異想,大多運用拓印法、黏貼法、自動性技法等,特殊的表現技法來創作。另外為了表現與真實世界的扭曲或矛盾,他們也常常採用精細而寫實的手法來表現超現實的世界。
http://www.artparkno1.com/info-over101.php?over=042






超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20年代興起於法國的現代資產階級文藝思潮,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在法國出現的一個文學藝術流派,它的追隨者遍及美國、比利時、西班牙、瑞士、德國、南斯拉夫、希臘、美國、墨西哥、巴西、日本及非洲。

  超現實主義是從達達主義發展而來的。達達主義由特裡斯唐查拉於1916年在瑞士的蘇黎世創立。「達達」一詞是全無意義的。它實際上是主張推翻一切傳統的寫作技巧,完全打亂人的思維表達方式,企圖以毫無意義的文字堆積取得驚人的效果。達達主義沒有系統的理論,也沒有成功的創作,只存在了短短的幾年。

  超現實主義文學否定現實主義和傳統的小說,敵視一切道德傳統,認為它是平庸、仇恨的根源,而小說之所以成為文學的寵兒,是因為它適應了讀者要求合乎邏輯地反映生活的追求。它要打破這一切,追求「純精神的自動反應,力圖通過這種反應,以口頭的、書面的或其他任何形式表達思維的實際功能。它不受理智的任何監督,不考慮任何美學上或道德方面的後果,將這思維記錄下來」。它強調潛意識和夢幻,提倡寫「事物的巧合」,倡導「自動寫作法」。超現實主義者在咖啡館、電影院等公共場所尋找、搜集人的思維的原始狀態,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創作,其代表作是勃勒東1928年發表的小說《娜佳》。20 年代末以後,運動內部發生分裂。1930年勃勒東發表《超現實主義第二宣言》,重申了運動的原則:反抗的絕對性、不順從的徹底性和對規章制度的破壞性。此後運動處於低潮,幾乎只剩下勃勒東一個人還在堅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流亡美國時,他這種宣傳也沒有停止過。1946年勃勒東回法國後,繼續辦雜誌,舉辦作品展覽會,發表廣播講話,又掀起過超現實主義運動的浪潮,影響波及歐美許多國家,但其聲勢已遠不及20年代。


  超現實主義在藝術上還提出要注意幽默的手法,認為有了幽默表明作家不向社會偏見屈服,這種手法是「絕望的面具」。因此,超現實主義的作品具有對一切事物採取笑謔態度的特點,被稱為「黑色幽默」。超現實主義還提出追求「神奇」、「奇特」的藝術效果,他們的創作寓於各種不同的令人預料不到的形象比喻,故他們的作品都有意象豐富新穎的特色。但在很多場合下,由於比喻過於龐雜,想像過於離奇,又往往導致怪誕、晦澀和不可理解。最後,超現實主義主張自動地「記錄思想,摒棄理智的一切控制,排除一切美學和道德的考慮」,為此,採用了一種「自動寫作法」,既把夢幻和一剎那間的潛意識記錄下來,而不考慮文學之間的聯繫和美學效果。但超現實主義的這種嘗試並沒有取得「解放詩歌」的預期效果,反而使他們的大多數作品不可卒讀。


  超現實主義存在的時間較長,這個流派頗有吸引力和生命力,不少的現代派都受其理論影響並加以發展。






荒謬主義於1950年代抬頭,在歐洲的戲劇上卻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紀末。做為一種思想運動,荒謬主義曾經兩度都包含在『超現實主義』跟『達達主義』中。即使荒謬最終自立門戶,仍不能將它從上述兩種主義中抽離,否則這兩種主義剩下的東西也將無以描述。

 1896年雅佛列.傑瑞(Alfred Jarry)的《迂敝王》("Ubu Roi")可以算是第一個荒謬劇,它是第一個以呈獻荒謬為主軸的成功劇作,在荒謬尚未成形為思想前,它被人稱為一齣『超現實主義劇』,現在卻不能再容於超現實主義中了,只因其時荒謬尚未與其他思潮分家的緣故。

 超現實主義吃達達主義的奶水長大,在一次大戰時推到了顛峰,在某些意義上,超現實主義劇比達達主義劇更來得積極,除了兩者都指出人生的不理性面以外,超現實主義更介入人生,企圖發現人生的真諦。只是後者企圖介入人生的作法太過於神秘,有些主張也實在落伍了,有明顯唯心主義的影子。吉盎雅.柏林納的《泰蕾西雅的胸脯》是第一齣超現實主義劇,事實上該劇的副標題就是《──超現實主義劇》。不論是超現代主義的思想還是劇場手法都是因亞伯林納這齣劇而得名的。

 因為達達主義跟超現實主義有他們各自在藝術上的意義,所產生的劇作確實會令我們體認不清。說他們是荒謬主義的啟蒙也可以,說他們是產生荒謬主義的一個過渡也可以──端看藝術史觀點而定。

 盧義吉.皮藍德婁(Luigi Pirandello, 1867-1936)該算是今天言下「荒謬劇場」的開山祖師。1920年,《六個尋找作家的劇中人》("Six Charactes in Search of an Author")是一部偉大而莫名其妙的劇作。六個被劇作家創作到一半就遺棄的角色,出現在現實生活中,他們尋找一位作家願意將他們故事寫完並演出。這部作品之所以說是偉大,是因為其內容是不可能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編劇者透過巧妙的對話文字、場景佈置、燈光及音效,讓每一個觀眾能夠看懂整齣劇,並且流下熱淚來。那六個劇中人的荒謬劇情,竟也就是真實人所經歷的。而六個劇中人描述自己遭遇時的那種戲劇張力,超過了一切表演藝術曾經達到的。
這些哲學劇運用的是文學手法,即便搬上舞台也未必能超過單純閱讀劇本所得到的感受。這種可讀性極高、可演性卻極低的劇作就被稱為『書房劇』(Closet Drama)。卡謬的《古里古拉》就是這種劇作的代表,雖然卡謬說這不是一齣哲學劇,事實上這不過是他在運用哲學的方法告訴我們「哲學劇不是哲學劇」、「白馬不是馬」的一段文字魔術罷了。
 劇本不一定非要能夠在舞台上演出,如果劇本只著重於舞台上的成就,那麼諾貝爾文學獎每每搬給劇作家就不合解釋了──文學獎何不也搬給流行音樂作詞人呢?書房劇仍舊是文學手法的一支,如果描寫得當,也是高明藝術的一種,在情境上近於小說,在文體上就如同散文。不小部份的荒謬劇都被歸於「哲學劇」以及「書房劇」中,而且一但被歸入就等於宣告該作品在舞台上的失敗,成功的劇作不但能夠兼具舞台效果,還要能被當成文學作品來檢視。

 沙特的《蒼蠅》("The Flies " 1943)、《無路可出》("No Exit" 1944);卡謬的《古里古拉》("Caligula" 1945)、《各懷鬼胎》("Cross-Purposes" 1944)都是偏重文字性的哲學著作。這四部作品做為哲學家思想的劇作嘗試,各自都有不凡的成就,也累壞了法國一流的演員去記那麼多的臺詞。
貝克特是1969年的文學獎得主,最有名的劇本是1952年發表的《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人們稱這部作品在結構上無可置喙,連作者一生也沒能再次達到;另一位之前提到的沙特正是同一個獎項的64年得主;卡謬是57年得主;一開始提到的皮藍德婁也是34年得主。這四位前後為荒謬劇作立下標竿的作家──全部都是文學獎的得主,也反映了能夠寫這題目的作家需要多麼高的藝術才能。









 

超現實主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重定向自超現實主義)
跳轉到: 導航, 搜尋

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是在法國開始的藝術潮流,源於達達主義,於1920年至1930年間盛行於歐洲文學及藝術界中。其理論背景為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帕格森直覺主義。強調直覺和下意識。給傳統對藝術的看法有了巨大的影響。也常被稱為超現實主義運動。或簡稱為超現實

來源

「超現實主義」的觀念。

1924年,法國詩人安德列·布列東(André Breton)發表了《超現實主義宣言》(Manifeste Du Surrealisme),並正式組織一個超現實主義藝術團體。

創作手法

藝術上的表現以探索潛意識中的矛盾為主,如生與死、過去和未來等,超現實主義的畫家也為了表現這樣的奇發異想,大多運用拓印法、黏貼法、自動性技法等,特殊的表現技法來創作。另外為了表現與真實世界的扭曲或矛盾,他們也常常採用精細而寫實的手法來表現超現實的世界。

代表人物

很多藝術家和作家都參加了超現實主義,較著名的有以下幾位:

編輯 現代主義
20世紀 - 現代性 - 超現實主義 - 存在主義
象徵主義 - 印象主義 - 表現主義 - 立體主義 - 漩渦主義 - 未來主義 - 純粹主義
現代文學 - 現代主義小說 - 現代主義詩
現代建築 - 現代電影 - 現代藝術 - 現代音樂 - 現代戲劇 - 現代舞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hanks777lo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