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人理財觀 75%不及格
【楊桂華╱台北報導】《Smart智富月刊》昨公布台灣人理財調查,結果有百分之七十五的民眾理財觀念不及格,
此外,近一年來雖然股市以及房市大漲,但超七成的民眾認為自己的財富並沒有跟著增加。
調查並將一般民眾與有錢人的理財觀進行比對,結果兩者理財觀在五大觀念上出現明顯差異。
月刊主筆張國蓮說,調查先針對二十位資產超過千萬元的有錢人進行調查,歸納出其理財特質,再拿相同題目對一千多位民眾做電話訪問。
調查的五大觀念包括是否想積極認識有錢人、家庭與事業的選擇、重視機會或風險、如何決定酬勞高低以及殺價。
|
有錢人先看機會
以「是否會積極認識帝寶屋主」為例,
有錢人答案皆為肯定,
但一般民眾有超過八成六不想認識。
投資專家陳忠瑞說,與富人接觸最徹底方式,就是藉買豪宅近距離學習。
張國蓮另舉例,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堅持不買不合理的東西,但一般民眾卻有逾半數不殺價。
此外,
考慮事情有錢人會先看機會,但逾六成民眾看風險。
身價千萬元的房仲店長林文泉說,太擔心風險會失先機。
性急又有耐性的人最成功 |
有人讚美日本的一位紙雕名家:「您的工作需要慢工出細活,您的個性應該也很溫和吧。」紙雕名家笑笑說:「不,我的個性一點也不溫和,我是一個性急的人。因為性急,我才能毫不懈怠的完成我的作品。」
性不性急跟有沒有耐性,並不能劃上等號。許多在技術或藝術上不同凡響的人,幾乎都是性急的。瞧,貝多芬和畢卡索的脾氣都壞得要命,然而,對於所愛的事情,他們卻都有超乎凡人的執著。
沒錯,
如果你觀察很多創業者,
你會發現,這些大老闆都很性急,
而在達成目標的奮鬥過程中,
卻又充滿了耐磨耐操的個性。
性急又有耐性的人,
才具有成功者的性格。
只可惜大部分性急的人,
常都沒有耐性,
做什麼事情,虎頭蛇尾,到頭來一事無成。
原因出在:成功的性急者相信自己能,失敗的性急者老是唱衰自己。
使用「pizza切開法」
「唉,我一定學不會的。」「我想我應該是智商有問題。」大部分人心裡都充滿各種唱衰自己的聲音。只要受到一點挫折,那個聲浪就會變大:「看吧看吧,我說不行吧,放棄吧。」或「唉,認命吧。」如果你可以把那個聲音修改得溫和一點,告訴自己:「再試一次,慢慢來,你可以的!」那麼,你就是自己的良師益友,而不是自己的敵人了。性急的人怎樣才會有耐心呢?
第一,你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二,掌控時間進度是很重要的,
有時要懂得把巨大的工作切開。
當時我從法律系要考中文研究所,用的就是這樣的技巧。大四,我才決定報考中文研究所,只剩下不到一年,我必須靠自修念完中文系四年課程。
我用的是「pizza切開法」。
一個pizza,看起來大得很恐怖,
但若將它一片一片切開,
你就可以慢慢的、比較不費力的把它吃掉。
我的進度大概如下:文學史,每天念十頁;文字學,兩天念一章;聲韻學,五天念一章;史記七十列傳,每天早上念一個;詩三百,每天細讀三首……四年功課何其多,如果我花一個月念文字學,一個月念聲韻學,恐怕不但把自己悶死,念到考試那天也全忘了。按照我的方法,我可以從容把書讀完,並且還可以來個總複習。
一直到現在,我還是用這樣的方法。
我非常不喜歡臨時抱佛腳的感覺,
殺死自己的腦細胞。
我會提早完成該做的事,
先切割它,慢慢把它從容的吃掉。
雖然沒做成什麼大事,
但小事可完成了不少呢。
香港有位女流浪漢,在街頭流浪已有十年以上;某天警察臨檢她放在街頭的家當,竟然發現紙箱裡放著數百萬港幣的現金,大吃一驚。原來,她是個富婆。衣著破爛的她,遠比那些穿著亞曼尼在中環行色匆匆的許多上班族有錢得多。
天天擔心活不開心
年近半百的她,精神正常,個性強悍,為什麼流浪?必然有她的原因。有人覺得露宿街頭也許比較快樂。
不過,身懷鉅款流浪,一定活得憂心忡忡吧,她可能天天在擔心,有人想要弄走她的錢,就算在街頭露宿,也不能夠離開她的幾只紙箱家當。
雖然身懷鉅款,但她擁有的錢,只能叫做「死錢」。並沒有用在她喜歡的東西上,一點實質的經濟效益也沒有。這樣的富婆,還真不能夠不教人同情。
不久前,廣東也有個年紀很大的老人,被人發現病倒街頭,好心人將他送進醫院,老人穿著又破又髒的西裝,全身上下都是臭味,醫護人員本來以為他是個流浪漢,幫他梳洗醫治時,護士竟然發現髒衣服口袋裡有不少錢。
老人身上的現金與存摺存款將近八萬元,有趣的是,還有「上世紀八○年代的糧票、油票、米票、魚票和布票」,看得醫護人員目瞪口味。
原來,這位94歲的老人是國營機構退休人員,並無親人。他不是流浪漢,有房子也有退休金,生活無虞,平時身體也不壞,他個性孤僻,一直擔心把錢放在家裡,會有人來偷,於是將所有財物帶在身邊。不料那天出門吃飯時,忽然暈倒了,醒來時已經待在醫院。
老人也算是個有錢人,只不過,他擁有的也是「死錢」。這些死錢,只換得他憂心忡忡,沒換得什麼享受。
以上兩個例子,依台灣的傳統看法,可能都會被視為「就是因為沒有兒女,才會變成孤苦老人」。其實,有兒有女的孤獨老人多得是。台灣人也最怕老的時候沒有錢。
不能用錢開創樂趣
在我看來,人活得孤苦,問題都不在於有無兒女和錢。
最可悲的人生,
都因為:
一,性格有問題,沒有朋友;
二,平日沒嗜好,活得無樂趣;
這兩種缺陷,都會把錢變成死錢,只能守財,不能用錢開創樂趣。
有人把錢當成橋,讓自己走出去;
有人把錢當成牆,把自己砌在裡頭。
錢不是財富,
我們能將錢換成多少讓我們欣慰的東西,
不管抽象還是具體,
才是真正的財富。
靈感從自律中跑出來 |
我們常常誤以為,創作者都得像李白一樣當酒中仙,在混亂和晨昏顛倒的人生活中醞釀出靈感來。依我的統計,這些生活混亂的創作者,創作生命都不長,主要是因為,命也沒法活太長。
自律性極強的創作者很多。村上春樹是值得敬佩的一位。他寫作已經超過27年了,對於寫作時間的安排非常堅持。每天他都在四點起床,就算沒有設定鬧鐘,時間到了還是會自然醒,然後他就開始邊喝咖啡邊寫稿,至少寫個四、五個鐘頭,也至少會填滿十張四百字的稿紙─朝著一天十張、一個月三百張、一年一千八百張的規律速度前進著。
然後他會出去跑步。跑步的理由實在感人,他說:「健康使我有自信可以寫出更有水準的作品。為了寫出更好的東西,我決定鍛鍊身體,所以每天跑步。」言下之意,他的人生是以「寫出好作品」為目標全力前進的。他寫了這麼多年,還是表示,人生能做自己喜歡的事滿不錯的。
寫小說時,好像,自己全身、全部的靈魂都變成小說,不只用頭腦在寫,身體每一個部位,連指尖也都總動員了,好像一個人爬樓梯、開門時會不自覺的提起左腳、右腳一樣自然的動作著。就算寫不出小說的時候,他也按照嚴格的行程表,維持「暖身」狀態,寫點評論、散文以及翻譯,每天一定要寫點什麼,持續寫下來,總有一天寫小說的時機自然會成熟,就好像果農必須等待葡萄成熟才能釀酒,但在葡萄成長期,也不能什麼都不做。
村上曾經巧妙形容,這樣的反覆性規律作息,彷彿在叢林中聽到鼓聲一般,帶有某種被咒術控制似的神奇。
不斷找到前進路
不少寫作者自律性都很強,劉墉雖然長年隱居在紐約附近綠草如茵的社區,但每天也都按照自定的時刻表起床、寫作,繪畫,20年來沒中斷過;
吳若權的生活比郵差還規律,他早睡早起,每天早上五點一定會到附近的國小操場跑三千公尺呢。
寫作當然要靠一點所謂的靈感,但是多年來持續性保持暢銷的作者,幾乎都是自律性極強的作者。
他們在思緒的原始奇幻叢林裡跑不知終點、沒有方向的馬拉松,
依靠著規律的時間安排使他不斷找到前進的路徑。
男人受到教訓才會負責 |
曾引起微軟和Google兩大公司爭訟的傑出華裔傑出人才李開復博士,在他的勵志書《做最好的自己》裡頭,曾寫到一則讓他很羞愧的往事。
先打橋牌再開工
他念大學時,該大學法學院長,想要為該院的成績查詢系統,設計一個新軟體,和舊的系統接軌,本來想要委託校外的軟體設計公司執行,但聽說他是個程式設計高手,就聘請他為工讀生,付他相當高的暑假工讀費用。
李開復很開心,心想,這樣簡單的要求,根本難不倒他,滿口答應,對院長說:「我八月初就可以大致弄好,開始運行,到九月開學時,一定可以正式運作。」
由於他認為此事難不倒他,於是並沒有馬上開始設計工作,一放假先昏天暗地的和同學打了三個禮拜橋牌,開始工作後才發現,事情沒有他想得那麼簡單,有許多繁瑣的東西要處理。院長問他做到哪裡了,他改口說:「八月底可以大致弄好,應該不妨礙開學以後系統的運作吧。」
院長發現他前期進度很緩慢,大為光火,說自己根本不該把這麼重要的事交給一個學生,馬上叫他不要做了,請校外的公司接手。他很有良心,馬上低頭認錯,並且把已經收到的工讀費用還給院長。院長並沒有要他還,只是告誡他,希望他從此事得到教訓。
這件事情,對於李開復來說,應該是人生中的一大挫折,也正因為他得到了教訓,所以他才能夠成為一個踏實又敬業的成功者。
時間節奏的掌控很重要,自由工作者都知道:如果你外接一個案子,一開始進度就慢了下來,業主對你是絕對不會有信心的,他只會擔心自己的信任被辜負而已。如果你能夠主動跟他報告進度,他就會對你另眼相看。
被催就已不信任
如果等到他催你,問你進度如何?通常表示他已經投入不信任票了。
如果我能幫年輕的李博士規劃的話,我一定會告訴他:每天白天工作六小時,然後開心去打橋牌。這樣,你會在工作後有所獎勵,也不會在打橋牌時覺得心虛,不是兩全其美嗎?
話說回來,受過教訓就學會負責的男人,已經是極品了。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