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關於表現主義 (Expressionism)

表現主義大約在1910年左右於德國興起,是屬於對寫實主義(Realism)的一種重要的反抗運動。早先表現主義之名是用來稱呼那些師法梵谷以及高更的畫家。但不久以後,也就擴大至包含其他的藝術形式。1914年Walter Hasenclever的「兒子」(The Son)一劇初次帶來了在劇場裡的成功。一次大戰期間,表現主義的聲望如日中天,但隨著戰後俱來的覺醒,它也就漸入頹境了,到了1925年,表現主義也就不再是個有意識的運動了。

  人一直是表現主義者的興趣焦點。在其眼中,人有行高貴之事的能力,也力求發揚自身;但是一個工業、科學至上的社會,卻將他降低為機械般的動物,使他屈服於大量生產和一致行為的理想之下。此外,表現主義也辯稱,寫實主義視此機械狀態為不變的真理,而妄想經由研究外在細節來瞭解人。雖然像象徵主義(Symbolism)者一般也反抗寫實主義和自然主義,表現主義者卻反對象徵主義者之過分著重過去,以及人類身外的神秘力量。大多數的表現主義者都關注目前,多位甚且比自然主義(Naturalism)者更激烈地力求改變社會。但是,表現主義者在人性中追求他們所認為的不變真理,而不是在神秘的外在力量或外在現象中。他們希望先行瞭解人的靈魂或精神,接著來改造社會,使得人的偉大之處能夠完全地實現。

  由於表現主義者認為真理主要乃是主觀的,因此就必須以新的藝術方法表達出來。歪曲的線條,誇張的形狀,機械式的動作,以及電報式的語言,都是用來使觀眾超出表面形象的慣用手法。其劇經常是由主角的眼中觀物,而主角的觀點便可能移轉事件的重心,以及加諸激烈的闡釋。

  表現主義者視他們的世界為已遭非人的力量所歪曲,更時或辯稱,人的靈魂本身亦同。因此,他們採取兩種不同的方法來描述人的殆境。其一,其戲劇泰半專注於現狀中消極的方面,企圖顯示虛偽的理想如何歪曲了人心,而使人淪為機器。其二,較小部份的戲劇則展望社會的改造,致力於協調人的環境及其精神。大多數的表現主義劇本在結構上都是由分段插曲組成,統一性則來自一個中心思想或觀點,而非來自具有因果關係的行動。

  魏德金德(Franz Wedekind, 1864-1918)是表現主義的主要影響支柱之一,他的作品游移於徹底的寫實主義以及象徵的抽象之間。他所描繪的世界時或為人們所熟知,而時或又如極端主觀的夢魘。甦(Spring Awakening, 1891)敘述了兩名青少年和性意識之間的掙扎;劇中大半為毫無隱蔽的寫實,但最後一景則以進入純然的幻境,自殺身死的男孩力促另一人效法,但是卻遭到具象徵含義的覆面之人(Man in the Mask)的阻撓。像這種集各種風格於一爐,以及專注在性的主題,一直都在魏德金德的作品中出現,其中最成熟的為「地靈」(Earth Spirit, 1895)及「潘朵拉之盒」(Pandora’s Box, 1904)兩部作品。從魏德金德之處,表現主義者私淑了多種戲劇的技巧。

摘自「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一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thanks777lord 的頭像
    thanks777lord

    Be who I am and say what I feel.你對生活愈有興趣 你的世界就有愈多喜樂與成功

    thanks777lor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