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孩要獨立 老人當自強 根據內政部2006年公布的調查數據,高達六成的老人希望和子女同住。內政部的這項調查發現,想和子女同住的65歲以上老人,佔了59.95%;而願意「認命」只與配偶「享受」兩人生活的65歲以上老人,則只有20.01%。 這是一項很有趣的數字,顯示出台灣的老人似乎離不開孩子,更反映出台灣的老人普遍都害怕自己會臨老變孤單。 |
畢生心血放工作 這些60多歲的老人,畢生心血幾乎都放在工作上,他們的青春歲月不但幫助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也養活了自己的家庭,撫養長大了這一代的青年與中年人口。 可惜的是,當他們把青春奉獻給工作時,每天忙得團團轉,沒時間去多陪陪子女,也沒有時間去害怕孤單;如今面臨退休,想把重心放在家裡,希望子女陪在身邊時,卻發現所謂的「養兒防老」觀念,已經不再是天經地義的永恆價值。 從前述調查數據可以看出,老人們所想的「養兒防老」,不只是經濟上的,還是生活上的。問題是,現在台灣成年子女自立門戶的情況越來越普遍。內政部的前述調查就發現,目前未與子女同住的65歲以上老人多達43%,這個數據遠低於有此「奢望」老人的比率。 從家庭傳播學的角度來看,內政部調查數據所呈現出來的兩代之間家庭觀念上的「鴻溝」,以及正在陸續生產出來的退休老人孤單潮,凸顯出了一些很值得省思的問題。 首先,台灣家庭對於生活型態欠缺溝通,這包括兩個面向,一是父母與子女都未能清楚表達自己想法,二是不重視與體諒對方的想法。台灣許多家庭的親子關係,可說是「最親密的陌生人」,同住一個屋簷下幾十年,卻很少真心交談。 其次,家庭關係不成熟,這包括該親密時不親密,該獨立時又不獨立。前者表現在家長早先因為過於重視工作與成績等功利層面,以致經常忽略家人情感。後者表現在家長年邁後,因為失去生活重心而在情感上過於依賴子女。 退休後失去重心,把日子都寄託在子女身上,這樣的生活模式,不但可能成為子女的難以承受之重,萬一這樣的希望落空,更可能連帶影響老人的健康。 |
用熱情擁抱晚年 家庭價值的轉型甚或崩解,其實是一個沒有任何公部門真正在負責與關心的實際社會問題,所有人都必須自求多福、自力改善。 治本之道,就是面對與思考前面提出來的兩個問題,及早以真誠與包容的心,展開親子溝通。對於未成年的子女多點親密互動,對於已成年子女則應該把他們當成獨立個體,同時更應該站在平等而非家長威權地位進行溝通。最重要的,則是父母當自強!不要巴望子女乖乖守在身邊,而是要用更大的熱情去擁抱自己的生命,這樣才能安享快樂與健康的晚年生活。 |
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副教授 |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