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菜20年 罹肺腺癌機率高8.5倍
|
![]() |
||
|
||
菜炒得越多,就越容易罹患肺癌!國際知名醫學期刊「癌症研究」最新一期報導,與一般女性相較,每天早晚各炒五盤菜、且持續炒了20年的婦女,罹患肺癌的機率高出了6.1 倍,肺腺癌危險性則更高,發生率高出8.5倍。 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文震表示,該篇研究係由香港大學所發表,對於烹煮習慣差不多的台灣來說,調查結果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該篇研究總共收集了200個女性肺癌病患,研究人員在每個病患住家附近各找了一名身體健康的婦女,作為對照組,希望從各自炒菜習慣及蒸煮頻率中,找出相關性。 研究小組先訂出炒菜單位,每天炒一道菜,如果炒一年,就是一個單位。每天炒10道菜,連續炒10年就是100單位;每天午晚各炒五道菜,連續炒20年就是200個單位。 研究顯示,一般婦女炒菜頻率大都小於50單位,而肺癌病患的平均炒菜盤數,則是顯著偏多。以200單位及50單位兩組相較,前者罹患肺癌的機率高出了6.1倍,肺腺癌發生率則高出8.5倍。 張文震指出,門診中確實經常收治一些五、六十歲、罹患肺癌的老媽媽們,一輩子從沒吸過菸,甚至連二手菸也很少聞到,卻還是得了肺癌,原因可能出在炒菜。 張文震強調,儘管炒菜可能導致肺癌,但民眾關注的重點應該放在整個廚房環境,而不僅僅是炒菜本身。因為致癌物質可能來自烹煮火源、所使用的油、通風狀況以及烹調方式。 今年12月的「刺絡針」整理出各項癌症的致癌原因,其中肺癌就包括了抽菸、炒菜時通風不良、大火炒炸等原因,整天在廚房忙碌的老媽媽們應該提高警覺。 張文震建議,國內衛生主管機關應該積極投入經費、人力,研究油煙導致肺癌的相關研究,因為這關乎眾多媽媽的身體健康,影響層面甚廣,不容忽視。 【2006/12/31 聯合晚報】 |
小心肺癌 改變大火炒菜習慣
|
![]() |
||
|
||
為家人炒了一輩子菜的老媽媽,可能成為肺癌的高危險群。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張文震建議,首要之道就是改善通風設備,主婦們最好在炒菜時戴上口罩,並且降低除油煙機高度,炒菜時不要用大火。 中國菜餚的特點是「大火快炒」,許多主婦都習慣將鍋裡的油溫熱得很高,直到冒煙,才將菜下鍋,覺得這樣炒出來的菜又香又新鮮,可以保持原味,完全不知廚房油煙已成了威脅主婦們健康的「隱形殺手」。 張文震指出,廚房油煙與炒菜時的油溫有直接關係,家庭主婦們最好改變「大火炒菜」的烹飪習慣。炒菜時,油溫最好不要超過200度,也不要重複使用食用油。 另外,一定要做好廚房的通風換氣,廚房要經常保持自然通風,抽油煙機效能要好,且裝置高度最好能低一點。在烹飪過程中,全程打開抽油煙機,炒完菜10分鐘後再關抽油煙機。 烹調食物時,量用蒸、煮、炒等烹飪方式,既可減少食用油的用量,還可減少對食物營養成分的破壞,盡量降低大火快炒的次數。 張文震表示,改變煮食習慣對預防肺癌來說相當重要,減少煎炒炸,或是不要等油煙冒起才讓食物下鍋,是避免油煙污染最好的方法。 |
當媽一輩子 3年青春耗廚房
|
![]() |
||
|
||
現代母親難為。一項研究顯示,當媽媽的為了替家人料理三餐,終其一生平均有將近整整三年時間待在廚房裡,一輩子得煮多達近4萬6000頓飯。 此外,現代媽媽得與鍋鏟奮戰更久,才能滿足家人對不同飲食的需求,而所有家庭成員中,最挑嘴、最難伺候的是當先生的。 英國一食品業者訪查2149位媽媽,發現她們平均每天花一小時為家人料理食物,加起來等於一年得在廚房耗上17天。不僅如此,媽媽們每次下廚平均得料理兩種不同餐點,才能讓各有所好的家庭成員皆大歡喜,一次得煮至少三種餐才能滿足家人需求的更達兩成。 有四分之一受訪媽媽表示,家裡最會嫌飯菜不合胃口的是老公或男友,往往得為了他們另外準備餐點。十分在意身材而挑剔食物的青少年則排龜毛第二名,也得勞駕老媽額外弄出不同的菜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