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n 03 Sat 2009 17:24
30年代的法國詩意現實主義,繼承了20年代先鋒主義電影運動中的創新精神和實驗
- Jan 03 Sat 2009 17:18
「寧肯要現實而不是浪漫故事,要世俗而不是閃閃發光,要普通人而不是偶像」。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形式特徵:
- Jan 03 Sat 2009 17:16
:「新浪潮」作者電影有著強烈的個人傳記色彩,而「左岸派」的作家電影反映的卻是帶有普遍意義的全人類性質的主題
- Jan 03 Sat 2009 17:09
德國新電影亦於1965年揭竿起義,由克魯格(Alexander Kluge)、史特勞普(Jean-Marie Straub)的實驗主義、至法斯賓達 (Rainer Werner Fass
- Jan 03 Sat 2009 17:05
第五章 法國浪漫主義
- Jan 03 Sat 2009 17:00
第七章 意大利新寫實主義
- Jan 03 Sat 2009 16:49
第九章 法國“新浪潮”與“左岸派”
- Jan 03 Sat 2009 16:40
第十章 新好萊塢電影與新德國電影
- Jan 03 Sat 2009 16:32
同新浪潮電影—樣,新一代的德國電影人反對電影商業化,主張“作者電影”和“藝術電影
- Jan 03 Sat 2009 15:30
「I Choose us ! 我選擇我們在一起!」the family man
「沒有作品 , 只有作者!」我能走出困難,答案是我全家後來都信主,但我知道媒體不可能寫這個。
20090102